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總結過去、分析現在、部署未來,全面論述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歷程,彰顯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豐富內涵,進一步勾勒和描繪了美麗中國的宏偉藍圖。
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處于“三期疊加”的重大戰略判斷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們對物質文化的需求達到了更高的層次,對環境保護、生態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升。
近年來中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出現了穩中向好趨勢,但任務依然艱巨。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當前,生態環境質量差、污染物排放量大、生態受損嚴重、環境風險突出,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差距較大。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仍然較低,工業、燃煤、機動車“三大污染源”治理依然艱難。部分區域流域污染仍然較重,水資源緊缺的矛盾日趨緊張。土壤污染狀況已經影響到了耕地質量、食品安全和國民健康。
生態環境是關系民生的重大問題,更是對執政能力的考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這是對生態文明建設歷史地位、戰略地位新的宣示。我們要充分利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為集中力量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提供更好的條件。
在這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六項重要原則,展現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豐富內涵。“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展現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自然觀。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展現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綠色發展觀。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不是對立的,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展現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基本民生觀。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展現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整體系統觀。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要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并舉,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保護。“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展現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嚴密法治觀。要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共謀**生態文明建設”展現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共贏觀。**性生態危機成為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各國共識。我國要共謀**生態文明建設,深度參與**環境治理,推動形成世界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這次會議提出,要建立健全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的生態文化體系,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責任體系,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以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環境風險有效防控為重點的生態安全體系。這五個體系是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部署,為我們應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社會、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社會,清晰描繪出建設美麗中國的藍圖和路徑。生態經濟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強的物質基礎。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更好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已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不斷創新綠色治理方式,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全過程和各方面,協同推進經濟發展和環境污染防治、生態系統保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創新提供保障。要不斷深化和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強頂層設計,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生態文化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文化具有引導、凝聚和整合的功能,生態文化建設有利于培養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公民,有利于營造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兩型社會”氛圍。目標責任體系和生態安全體系是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動力和載體,也是底線、上限和紅線。要從生態環境安全是國家安全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重要保障的戰略高度,設定并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空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為目標責任,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來源:學習時報(作者:李宏偉,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